财务数据偏差,小仙炖被处罚8000元,此前王海举报他家燕窝含量不足
近日,知名燕窝品牌小仙炖因“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”,被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进行了行政处罚。信息显示,小仙炖工作人员将2019年《财务状况》中营业利润-32934千元填报为32939千元,差错率200.02%。 刚刚,小仙炖向红星资本局确认,此次罚款金额为8000元。12

图 | 小仙炖鲜炖燕窝官网
文 | 吴婧
继被知名打假人王海“点名”后,风头正劲的网红燕窝品牌“小仙炖”,近日又遭到了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的“会心一击”。
据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处罚信息显示,已在11月25日对北京市小仙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(简称“小仙炖电商”)予以处罚,原因是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。
朝阳区统计局表示,小仙炖电商2019年《财务状况》(E103表)中营业利润本年指标上报数为32939千元,检查数为-32934千元,相差65873千元,差错率为200.02%,该事项违反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》第四十一条有关规定。
山东财经报道了解到,北京市小仙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,注册资本500万元,是深圳市榕树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,同时也是知名网红燕窝“小仙炖”的品牌所有者,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苗树。
公开报道显示,“小仙炖”创立于2014年,成立之初就采用差异化竞争模式,从鲜炖即食切入燕窝市场,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鲜炖燕窝。同时公司还宣称采用马来西亚燕窝知名品牌,在用户下单当天炖煮并用顺丰冷链进行配送,因不添加防腐剂,所以产品保质期只有15天。
出道后的小仙炖,一方面展开了凌厉的宣传攻势,一方面也开启了持续融资模式。媒体报道称,2016年7月,小仙炖获得来自洪泰基金、周鸿祎等机构和个人的千万元pre-A 轮融资,2017年4月又获得由知名演员陈数领投,梦泉时尚集团跟投的2000 万元A轮。
虽然从未披露过年度业绩情况,但仅今年“双11”期间,小仙炖就宣布旗下鲜炖燕窝销售额破了4.65亿元,同比增长达263%,这比传统领军企业燕之屋“双11”期间的全网销量高出了一倍多。
辛巴公司实控人变更,妻子卖货又惹麻烦,燕窝引发连锁反应
辛巴因为售卖燕窝翻车后,不但遭到了个别网友的嘲讽,而且还持续遭受着“职业打假人”王海的关注。虽然辛巴承认有“夸大宣传”,并且愿意承担退一赔三的责任,但是仍有网友不依不饶,大家纷纷觉得辛巴直播中口口声声叫着粉丝“家人”,没想到最后坑害的却是支
上海九德战略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甚至预测认为,小仙炖作为线上品牌,“双11”表现更出色可以理解,从“双11”的数据以及其融资能力和推广能力看,2020年小仙炖全年实现10亿元销售额不成问题。
不过随着提报给朝阳区统计局的数据出现大幅失真,小仙炖通过网络发布的各项销售数据和指标,也遭到了消费者的不满。“明明亏了三千多万,给政府的数据却是盈利3000万,这种数据都能失真,其他数据怎么保证真实性呢?”有消费者质疑道。
山东财经报道注意到,不只是向政府报送数据存在严重失真,小仙炖近期还遭到了知名打假人王海的“点名”,指小仙炖产品宣传卖点虚假,营养价值远没有说的那么高。

图片来自小仙炖鲜炖燕窝官网
今年7月,王海通过个人新浪微博发布长文:《小仙炖骗术揭秘:据送检结果计算小仙炖鲜炖燕窝燕窝含量约为0.6%!》,其中指小仙炖存在“干燕窝含量5克及以上”、“0添加”、“固形物含量大于等于90%”等三大核心卖点虚假。
文章中,王海称自己委托第三方购买送检的小仙炖70克/瓶产品,检测报告显示,燕窝酸(唾液酸)含量为0.06克/百克,按照GHT1092-2014《燕窝质量等级》计算小仙炖产品每百克约含0.6克燕窝——燕窝含量不到1%。
对此,小仙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否认王海打假的真实性,表示公司产品有权威检测报告,而王海出具的检测报告证据是“完全不符合事实”的,并强调小仙炖鲜炖燕窝“没有添加剂,只有燕窝、水和一点儿糖”。
编辑 | 王雅洁
版权 | 山东财经报道
本文源自头条号:海报财经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辛巴被调查 小仙炖遭处罚 燕窝行业为何乱象频出?
与佳明佳代工问题尚未有最终定论,又因财务差错被处罚,网红燕窝品牌小仙炖最近有点“烦”。12月14日,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,因把2019年营业利润亏损3293万元上报成盈利3294万元,小仙炖被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处罚。 辛巴被调查、小仙炖被处罚……燕窝市场乱象